2007年5月29日 星期二

南村的記憶

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

四四南村~我經過了好多次,一直好奇這是個什麼樣的地方,直到今天參加淡江大傳系的畢業展,正好一起來的朋友小時候就住過南村,才有機會了解記錄了眷村文化的四四南村。

我是生長在中部的鄉下,在我的家鄉看不到所謂的眷村文化,榮民不多,山地同胞倒是不少,所以南村的記憶是我轉述友人的記憶以及分享我參觀的感想。

四四南村住的主要是兵工廠的員工及眷屬,在當時克難的環境下,一戶人家只有四-五坪的空間,要擠下7、8個人,由於隔間的關係,天窗幾乎是唯一的通風口。聽朋友談起眷村的生活快樂與興奮全寫在臉上;因為眷村住得密集、小孩又多,下了課就有一大群玩伴,一起玩也一起調皮搗蛋,這不就是童年嗎?雖然眷村的生活困苦,他說一生中最美好的童年卻是在南村,眷村鄰居來自中國各省,不同省籍的媽媽會作各種不同的家鄉菜,他可以常常四處串門子,吃遍了李媽媽的四川菜、王伯伯的山東饅頭還有張媽媽的蔥燒鯽魚,哇!真是幸福啊!我想這應該是南村生活最令他懷念的部分,也難怪乎他現在那麼熱愛美食囉!

屋頂的天窗-狹小的空間須靠屋頂上的小窗採光及流通空氣

走過五十戴,四四南村終於抵擋不住都市開發的潮流,民國88年全數居民遷出四四南村,保存下來的四棟建築物成為了"歷史建築",象徵眷村已走向歷史,現在變成攝影及展覽活動的地點,我在拍照的時候,也有許多人來攝影,每個人認真的像是急於把南村的一切好好收藏,人總是對即將逝去的東西特別感興趣。

我發現這裡是觀賞台北101的絶佳地點,相對於周遭的高樓空曠沒有遮蔽,在台北101的襯托下更顯南村所代表的一段舊時光。

繁華的矛盾-象徵繁華的台北101與象徵老舊沒落的眷村融合在同一個場景

許多人來這裡努力記錄自己眼中的眷村文化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